蘇三的弎畫廊 永遠年輕,永遠熱淚盈眶

發佈日期:2022-06-27 15:33:17

O EVER YOUTHFUL, O EVER WEEPING-Jack Kerouac《The Dharm Bums》

音樂家華麗轉身斜槓人生 黃輔棠久病成醫出健康書

發佈日期:2022-06-11 13:04:45

善奕者每下一子,必然全局在胸;善兵者行軍佈陣,必知己知彼;善醫者頭疼可能醫腳,腳痛可能治腰,腰痛可能補腎,腎虧可能強氣。~~摘自《音樂之美》黃輔棠

如是思考羅耕甫 如本心延光而行(下)

發佈日期:2022-05-13 15:32:11

2021年橙田建築受邀參加了「威尼斯建築雙年平行展」,也是台灣歷史上的第二人,這位自稱沒有建築正規訓練的「土芭樂」,在國際舞台上卻體現了「越在地越國際」的真理,沒有洋墨水灌溉,也不是建築本業,卻是台灣建築界裡獲得國際獎項無數的創作者。

如是思考羅耕甫 如本心延光而行(上)

發佈日期:2022-05-11 09:46:37

回頭整理著這次與羅耕甫的談話筆記,以時間序對照文字,意外地沒有書寫太多,我正納悶著過程時,看著隨筆疾寫下的幾個令人動容的註腳,恍然;一切彷彿散步於自然途中的呢喃,那些一閃而過無法用言語和邏輯去捕捉的靈光,就是和羅耕甫的對談,但他並非長篇大論、言不及意或是言語飄渺,他的思緒是真切的行走,他的夢遊則是自然的予人、予生命發展,就像他的建築不追求貴氣與高級的標籤,也不以生活美學而自限,卻仍能在之中感到舒適與驚奇,就如生活本身。

曲盤說書人黃士豪 尋找記憶留聲機

發佈日期:2022-05-09 16:33:54

他在社群軟體上有個引人注目的名字「黃氏好」,光看這樣的名字,令人好奇,難道是越南的新住民?還是另一個隱身埋名的世家遺族?終於來到解答的這一天,戴著厚厚的粗框眼鏡,67年次的「黃氏好」先生,穿著休閒帶著兩隻活潑的紅貴賓狗下了樓,接著在電梯間解釋了這個名字的由來。

郭秋伶以柔克剛 ~要讓山區共好(下)

發佈日期:2022-03-05 21:08:37

郭秋伶接手後,用心保存歷史遺跡,走入大門,就可以看到一條懸掛在門上的麻繩,這是當年動員1500人移動街役場時,扯斷的繩子,見證了當時歷史性的一刻。室內透明地板也留下幾條當年參與移屋的繩子,保留了新化人合力熱血的模樣。

郭秋伶以柔克剛 綻放新化街役場風采(上)

發佈日期:2022-02-24 19:59:14

位於新化區中正路的古蹟原新化街役場,雖然量體不大,但融合西方古典建築,以及現代簡潔線條的建築風格,加上入口圓弧形門廊,讓人很難不注意到它的存在,其實這棟屋齡將近90年的老建築,從差點被拆除到再利用,甚至成為新化重要地標,有著許多人的努力,其中,發揮老屋欣力精神,讓街役場再發光發熱,不能不提到這其中的靈魂人物郭秋伶。

乘風破浪度過巴拿馬運河 三副王英林人生靈巧轉舵

發佈日期:2022-02-17 15:36:12

七○年代畢業於海洋大學,曾經當過水手,走過巴拿馬運河,卻被逼返鄉接手家中鋼鐵材料事業;多年後,憑著敏銳的商業眼光,又投資了紙杯工廠,然後蓋起房子;這樣的經歷,真是令人驚奇不已!這位傳奇就是新營春禹建設的董事長王英林。

張清淵說陶就陶-讓如實與自由成為當代藏家(下)

發佈日期:2022-02-13 10:38:46

談到台灣現代陶藝的發展,就不得不提到1981年,那場由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與財團法人交流協會聯合主辦「中日現代陶藝展」,張清淵說:「那是一場震撼的展出,因為日本與台灣所展出的作品品質落差太大,有許多日本陶藝家甚至在開展前一天就憤而離開,但也因此開啟了陶藝的反思潮。」

張清淵說陶就陶-讓如實與自由成為當代藏家(上)

發佈日期:2022-02-09 14:54:06

身在台南官田區的鄉道隱山,側訪著張清淵的同時,目光隨著攝影鏡頭掃過他的臉,那副約翰藍儂的小圓眼鏡掛在鄧不利多的鼻翼位置,平衡了正圓的左眼和如溜滑梯角度傾斜向下的右眼,原以為這是最顯目的象徵了,但後來,移動著鏡頭的目光卻停留在那隻耳朵上,又尖又潤的奇特形狀看得眼熟,當裊裊白煙升起,望向桌上那支盛著熱茶的陶壺,莞爾有了答案。張清淵和他的陶藝,帶著生活理性軌跡的探討和鬼靈精的態樣,尤其他聞聽著生命而展現的,更是一件又一件形狀奇異的陶品。

第 2 頁 / 共 6 頁, 59 則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