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上波浪屋頂看風景 全台最美的梯田型菜市場

發佈時間:2023-03-09 09:16:07
梯田式屋頂被媒體封為「全台最美果菜市場」。(攝影/陳思克)

前言

從台北士東市場、南門市場、萬華環南市場開始,傳統市場改頭換面的腳步由北往南走。2022年9月開始試營運的台南「新化果菜市場」,翻轉傳統市場中規中矩的方正設計,市場內不規則的波浪天花板設計感十足,半開放式空間使空氣更流通,而綠油油的梯田式屋頂更是本次設計最大亮點,因此被媒體封為「全台最美果菜市場」!

舊果菜市場的轉型與新生

新化果菜市場舊址是極具歷史及指標性的市場集散地,文史工作者施進發指出,新化果菜市場的前身可能在1920年就有的新化牛墟;1965年加入山產交易,1967年成立山產集貨市場,1980年改名新化果菜市場,1988年登記為公司,2002年縣市合併後成立台南市農產運銷公司。

新化果菜市場舊址(取自黃偉哲臉書粉絲專頁)

位於市中心的黃金地段的新化果菜市場舊址,市場的腹地較小,又有交通、噪音、環境清潔、停車空間不足等問題,因此台南市政府推動遷建計畫。但因地段極佳,未來的利用備受關切;據了解,目前規畫興建新化衛生所和公共托兒所等,還保留公園綠地等等。

新化果菜市場新建築由都市里人團隊的李麗如建築師事務所與荷蘭 MVRDV 事務所跨國合作設計,花費近四年時間才完成。新址面積比舊場大了將近50%之外,室內的空間特別挑高設計,讓整體照明與通風變得更好;人車動線也較以往順暢,翻轉人們過去對傳統果菜市場的刻板印象。

最吸睛的波浪屋頂同時也是觀景台,外觀有如綠色山丘般的梯田;MVRDV設計團隊利用市場介於城市與山區之間的地形特色,與周圍山景相互呼應無違和的融合在一起。旅客可以直接走上屋頂,坐在綠色梯田間欣賞周邊風景。

MVRDV團隊建築理念

台灣農業的豐富景觀與生命力是新化市場概念生成的重要來源。MVRDV共同創始人Winy Maas表示:「新化果菜市場集合了本地自然風光的美,也整合了豐富的功能,以滿足農產品拍賣、銷售和購買的需求。未來,當它的屋頂上也種植著各種農作物,將讓遊客暫時離開底下市場的喧囂,登上屋頂沉浸在美麗的田園風景中。」

MVRDV為新化果菜市場設計了簡單而開放的結構,屋頂的高低起伏,挑高的空間提供了充足的自然通風。屋頂的高度逐步降低,在東端與地面相接,人們可以沿此登上起伏的露天屋頂綠地,欣賞當地的特色風光。建築的外觀呈現出山丘般連綿起伏的形態,延續了周圍的自然景觀。

市場一側設置了一座簡單的四層結構,用於市場營運的辦公室,和展示當地農產品的場所。四層樓房子「穿透」了屋頂結構,成為從地面到達屋頂露台的另一個路徑。目前屋頂空間的功能以綠地為主,未來目標作為農作屋頂與食農教育的場所。

建築挑高且四面通透,提供了各方向的通風,同時屋頂上鋪蓋的土壤和植被發揮了吸收冷卻的功能,為建築降溫,減少能源使用,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可以帶來舒適的體感。

MVRDV團隊作品

新化果菜市場是繼河樂廣場之後,MVRDV近年來在台灣完成的第二個公共建設的大案子。2020年開放的河樂廣場是一個都市空間再生的案例,通過策略性地拆除原有的老舊商場公寓,打造一座帶有親水廣場的都會公共空間,帶動了台南中西區的活力。

2020年開放的河樂廣場是一個都市空間再生的案例。

MVRDV設計團隊大有來頭!除了這次的「新化果菜市場」之外,前年剛啟用位於台南豪宅Y House、台南河樂廣場等,都是出自MVRDV之手,其作品遍及全球45個國家逼近千件以上。設計上,MVRDV擅長利用挑高與綿延設計打造空間感,讓人跟空間不斷產生有趣的互動,就像河樂廣場上總是傳出歡樂的笑聲般,難怪很多人說「MVRDV是最懂年輕人的設計師」當之無誤。

譯自英文-MVRDV是成立於1993年的荷蘭鹿特丹建築和城市設計事務所。該名稱是創始成員的首字母縮寫:Winy Maas,Jacob van Rijs和Nathalie de Vries。目前,該辦公室是荷蘭最成功的建築實踐之一,在上海和巴黎也設有辦公室,共有約250名員工。

讓永續從城市開始

屋頂的層層梯田設計,除了打造綠意盎然的情境外,預計種植台南當地的各式農作物,舉凡鳳梨、稻米,或是有美觀作用的花卉等。此外,還規劃了遮蔽區、長椅和野餐桌,讓前來購物的遊客們可以自在的坐在露台上,享受自然風景之中,買菜買累了能在此休息放鬆。

MVRDV團隊表示,台灣有很多成熟的地方創生團隊,新化周遭也有講究農法、食安的在地小農,設計者希望這個屋頂成為地方的食農推廣平台,期盼讓大家知道這座市場的願景,完成最初市場的想像。希望完工後,頂層的綠化屋頂設計也能有專業的團隊進駐。

未來,這座挑高通透的果菜市場不僅是台南農產供應鏈的重要樞紐,也是聚會和社交的新據點,更期盼能夠結合周圍區域創造農業產值,運用新化市場作為平台宣傳,打造具指標性的批發市場定位,讓永續~從城市開始……。

攝影/撰文■張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