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小府城,大歷史」紙芝居公演暨期末成果展

發佈時間:

【台南訊】成功大學歷史系紙芝居公演暨成果展,定於1月13日下午6點到8點間,假台南市市定古蹟321巷藝術聚落舉辦,演出劇目共五齣,包括台南望族劉瑞山與長老教會、知名料亭鶯料理、台南戎座、長榮中學與林茂生,和探討服飾文化的變裝少女等「小府城,大歷史」的故事,內容多元,精彩可期,千萬不要錯過喔。

本次展演的主題是「小府城,大歷史」,以成大歷史系陳文松老師的課程「日治台灣史」結合由工設系、心理系同學以微型工作坊方式加入跨域協作,並由成大C-Hub提供場地與材料,在插畫家大宇人顏伶宇細心指導下,共同製作了五齣日治時期發生在府城的故事。陳文松老師表示,讓同學的學習成果能透過紙芝居這樣的歷史載體來呈現給外界,分享人文學習的成果,是此次課程設計的主要目的。而且更希望透過「紙芝居」重現府城昔日的歷史圖像,再藉由同學們生動的圖畫與演出能讓雅俗共賞、老少咸宜,豐富我們現代的日常生活,讓人生滿格。

也許大家沒有聽過「紙芝居」!?但小時候應該曾經在廟口前聽老爺爺講故事,甚至在睡覺前,聽著爸媽講虎姑婆或小紅帽等故事而入睡的經驗吧!

「紙芝居」源自1930年代的日本,而因台灣當時是日本的殖民地,因此隨著1930年代後半皇民化運動的暴風席捲全台,紙芝居竟成為最佳的教化道具之一。只要拎著一個紙(木)箱,內裝上十數張圖卡,便可當著群眾,尤其是不懂日文的民眾或學齡兒童,當下化身為個人劇場,搬演一齣齣皇民教化劇。

這次期末成果能順利完成,必須感謝協助作品完成的插畫家大宇人、成大C-Hub團隊的全力支援,成大跨領域團隊創意三角洲計畫的經費協助,以及永豐餘集團的紙材贊助。當然,更要感謝每位同學的辛勤付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