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大法律系高材生變成養雞大王 黃崑虎護持後壁最美的閩式古厝(上)

發佈時間:2023-12-28 22:43:12
總統府資政黃崑虎先生家的老宅,是臺灣少數保持完整的閩南式四合院。

撰文/張捷 攝影/張寧

無米樂寫出傳奇菁寮

2004年的「無米樂」紀錄片,火紅了「臺灣大穀倉」之稱的台南後壁;電影上映後,位於菁寮無米樂社區,由1986年獲頒普利茲克獎的德國建築師哥特佛伊德.波姆(Gottfried Böhm)設計的菁寮天主堂,順勢成為著名觀光景點,更引來全台愛好建築的人士朝聖。但說起建築,後壁還有兩棟有名的民間古厝,一棟是巴洛克式的菁寮古厝;另一棟則是總統府資政黃崑虎先生在台一線旁的閩南式四合院古厝。兩者名稱都是黃家古厝,但樣式不同,地方也不同,千萬別搞錯了!

位於菁寮的巴洛克式建築,也是黃家古厝。

今天的主角建築是總統府資政黃崑虎先生家的老宅,位於臺南市後壁區,是臺灣少數保持完整的閩南式四合院;於2008年4月9日被公告為臺南市市定古蹟。高齡超過90歲的黃崑虎依舊與家人生活在這裡,開會時才會往台北跑;入門處的左邊房舍,目前已被黃家第四代整修成一家採取預約制的頂級高檔西餐廳。

左邊入口的房舍,目前已被黃家第四代整修成一家採取預約制的頂級高檔西餐廳。

雅緻清靜的黃家古厝

黃家古厝位於熱鬧的台一線旁,一條椰林小徑,隔絕了喧囂,繞過通幽曲徑後,左轉後立刻遇見一個花木扶疏的大前埕,後面帶出一棟古色古香的建築。這棟古厝建於1926年(日據時代大正15年),是間高齡已近百歲,占地6000坪的四合院,但歷經歲月滄桑的厝顏,精緻韻味全刻畫在細節裡!

一條椰林小徑,隔絕了喧囂,繞過通幽曲徑後,左轉後立刻遇見一個花木扶疏的大前埕。
正廳左上樑篆刻著大正十五年四月(1926年)建構竣工

黃家主人慷慨好客,終年大門敞開;政商名流、市井小民、古蹟建築學者,絡繹造訪,這棟古宅儼然成為台灣的另一種公共財。偶爾,造訪者也會與一位身著白襯衫、深色西裝褲、中分髮型,一派溫文儒雅的仕紳打扮的長者不期而遇;時節對點了,老人家還會滔滔不絕擔任起最佳導覽員,讓人有股莫名的感動!他就是屋主~總統府資政黃崑虎先生。

總統府資政黃崑虎先生。總是身著白襯衫、深色西裝褲、中分髮型,一派溫文儒雅的仕紳打扮。

盤辮福州雕刻師耗力作

西元1924年,原居前菁寮的黃崑虎家族父執一輩決定在後壁寮現址興建新厝;當時還特地從福州請來了一、兩百位長髮盤辮的清末雕刻師傅,耗時兩年多的時間才完成。黃家古厝如今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閩南式四合院,除了建築本身,代表「前有財、後有勢」的前池及後院,也都被完整地保留下來。

黃家古厝如今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閩南式四合院的前池及後院,都被完整地保留下來。

這棟古厝是七包三式的四合院,坐北朝南,分前後兩落和左右伸手。古厝第一進門廳係三開間的閩洋混合建築,左側邊房是主人接待賓客的地方;第二進正身為七開間,沿襲閩南建築風格,兩側護龍過水廊道,貫通宅第。後落正廳設有「公媽龕」與「案桌」,是黃家的精神的重心。

前落正身三間起,正面屋頂牆額以洗石子裝飾,有黃氏堂號「紫雲衍派」;一廳二房,大廳為客廳,前後廊皆做成「出步柱」。後落正身七間起,中三間略為抬高以顯尊卑;正廳為「公媽廳」,是全棟大厝的軸心。廳前步口亦做成「出步柱」格式,與前落後廊對應。

兩側「伸手」各有「過水廊」,接通前後落。前後落與左右伸手形成「天井」,是為中埕花園。全棟建築師父係來自中國福建的「唐山師父」,材料亦採用從福建進口的福州衫和石條,磚瓦則由宅前「大埕堀」自行取土製造。取土後形成一個半月形的「風水池」。

前池塘、後花園是典型的傳統閩南式建築格局。整棟建築採圓光造形的木框玻璃「大正窗」。步口係「出步柱」的木構棟架,雕梁畫棟,精緻而細膩。兩廳內部皆為穿斗式木構,榫接穿樑,結雕裝飾顯得古樸典雅,美輪美奐。廳內及步口,鋪設俱有區隔內外活動範圍特殊涵意的地磚;紅磚牆上,嵌鑲特製山水花鳥彩繪磁磚。

採圓光造形的木框玻璃「大正窗」
正廳與護龍牆堵使用多樣的彩磁面磚做裝飾

樑柱建材全是從閩南運來的福杉,斗拱木雕用的是頂級的台灣肖楠,窗戶則設計成當時最流行、巴洛克風的「大正窗」。中西建築元素水乳交融,如今都已成國寶級文物。

斗拱木雕用的是頂級的台灣肖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