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人扛厝走溪流 李養造茨留予後人說

發佈時間:2018-07-30 10:36:24
重返歷史現場,百人扛茨走溪流。

「後世不相信有這款的房子,我就想要在有生之年蓋給他們看。」七十六歲的竹籠茨匠師李養,看著眼前這棟在自己手中重現歷史的房屋,備感驕傲地說。

竹籠茨匠師李養。

由刺竹、福竹、菅芒與藤繩等當地材料所蓋起的竹籠茨,屋頂為「雙倒水式」的建築,其格局分為5架、7架、9架等單數形式,這樣特殊的房舍是台江一帶的村落歷史,生活在台江地區的先人,順著此地的地域性,拾起了台江特有的建材,造就了輕量也耐震的建築,李養匠師也應證說,地震七級來的時候也不用擔心,而竹籠茨甚至有冬暖夏涼的舒適特質。

過去有著「青瞑蛇」之稱的曾文溪,每到颱風季節,河川改道造成溪水亂竄,總是危及台江內海居民的住宅與賴以為生的農田,因此沿岸居民也發展出了「扛茨走溪流」的文化。傳說在曾文溪未築堤防前,連日的大雨沖刷成災,使村人合力『扛茨』遷往兩公里外的地方重新生活,而也是今日台江的新吉庄聚落由來。

是怎麼樣的房子才能被人們扛著走?

而這樣的歷史軌跡,日前被視為地方流傳的故事,有不少被鋼筋水泥與高樓大廈所包圍的現代人,無法相信也難以想像;他們質疑是多有力量的人們能扛起房舍?又或者到底是怎麼樣的房子才能被人們扛著走?就在這樣的歷史即將成為傳說之際,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找上了李養匠師,開始了一段重返歷史的重建過程。

台灣史博館策展人陳怡菁說:「十年前,我們找到了李養家三位匠師,李家就是當時打造竹籠茨的家族工班,一開始匠師們也從最初的無感到後來帶著自我肯定的價值。2008年開始李養師傅花了六年的時間把竹籠茨製作成等比模型,交給博物館收藏,為了將這樣的歷史技藝傳承,在完成後沒多久,他也發下要將竹籠茨重新蓋回來的心願,讓大家看到歷史,也看見匠師的精神。」

2017年10月,李養匠師開始了這項耗資也耗時的任務,要重新蓋回一頂竹籠茨並非這麼容易。從上山取材到完成一頂茨,其中還包含了動土與上梁儀式,而綁好竹樑只是基本的要求,匠師還要懂得各種竹的特性以及截彎取直的工法,連綁樑的藤也有使之強韌的工序,再加上繪製上樑八卦與綁五穀袋的工作,看著一道道被記錄下的工法,不得由衷的佩服匠師的手藝與先人的智慧。

工法一道道被記錄下。

1943年出生的李養,從十歲就開始學習各項工法搭建竹籠茨,是現今台灣極少數能依古法打造竹籠茨的匠師。李家從日治時期開始搭建竹籠茨,在當地是有口碑的工班家族之一,李家三兄弟李清德、李帆、李養皆是竹籠茨師傅,一開始他們都非常疑惑不解:「這種沒有人要住的房子,為什麼博物館要再請我們來蓋呢?」而這十年,他們相繼完成了一棟5架的竹籠茨以及數個等比大小的模型,而過程中三位匠師也只剩下李養一人,隨著工作中最有默契的兩位夥伴離開,李養反而更堅定了要蓋出一頂竹籠茨的心願,李養笑說:「我的兩位兄弟們都先行『入伍』去了!不知道還能不能回來,剩下我來蓋也要把他蓋好。」幽默的一席話中帶著一些孤獨卻也更堅定了匠師的精神。

竹籠茨的等比模型。

這次的重返歷史任務,經由國立台灣史博館的協助策展;全家福建設公司與台江建設公司的關注與經費支持,李養完成了一頂13架的大型竹籠茨,其中還包含了走廊的形式。2018年的6月,在新吉庄舉辦了「重返歷史:百人扛茨走溪流」的活動,邀請台江新吉庄與溪南寮周邊的居民,體驗日治時代先人們躲避水患的生活智慧,也讓在地居民重新認識村落的歷史,有不少當地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經生活與堤防之外,而這個活動也吸引了大批民眾前來,其中還包含兩位來自日本的學者,踩著木屐跟居民們一同在扛茨的隊伍中。

扛茨不僅需要力量更需要同心協力,兩位來自日本的學者,踩著木屐也跟居民們一同在扛茨的隊伍中。

活動當天,一百多人共同扛起四噸左右的竹籠茨,走了約一公里的路程,扛茨不僅需要力量更需要同心協力,大家的速度也要調整得宜,在這個茨底下,每個人都是一家人,都得顧及身邊的伙伴,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一條路程,紅腫的肩頭與如雨的汗,每個人的肩上都扛了一段歷史,過程中李養匠師感動地跟前跟後說道:「以前父親就吩咐我們,這個工作要用良心去做,一點閃失都不允許發生,因為這關乎到的是居住的人的性命還有扛茨人的安全,你們看房子已經扛了這麼遠,我綁的竹子都還是很直,也沒有鬆掉!」

扛茨文化不再只是傳說。

對許多人來說台江就像是一座教室,從生活經驗中學習與土地相處的方法,這一段搭建起竹籠茨的時間,喚起了周邊老一輩居民的記憶,也讓新一代的居民重返了歷史現場,如今李養的孩子也開始學習如何搭建竹籠茨,在大家的見證下扛茨文化不再只是傳說,也讓人再次思考人與環境,居住與生命的議題,最重要的也看見了一位匠師從心燃起那份自我肯定的價值,李養說:「這棟房子我蓋到最後一刻,一直到你們大家來之前,我都還在蓋,到現在工具都還放在我的口袋裡。」